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只包括用人单位的实际控制人,不包括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与单位。( )
举一反三
- 李某的公司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与蒋某等20人签订用工合同后拒不支付其加班报酬3万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李某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工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主体适用范围。
- 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 B: 甲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数额达到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C: 乙有能力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而不支付,达到6万元,在劳动管理部门责令支付的情况下,才予以支付,乙的行为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D: 对于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分子,如其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刑法》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 B: 甲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数额达到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C: 乙有能力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而不支付,达到6万元,在劳动管理部门责令支付的情况下,才予以支付,乙的行为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D: 对于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分子,如其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下列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B: 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C: 采用单罚制 D: 采用双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