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黏性工资模型中的下列变动。假设劳动合约规定名义工资完全根据通货膨胀指数化。这就是说,名义工资要调整到能完全补偿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完全指数化如何改变这个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
举一反三
- 考虑黏性工资模型推导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过程。假设企业与工人在签订名义工资合约时,将名义工资完全依据通货膨胀指数化。也就是说,名义工资此时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依据通货膨胀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从而名义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实际工资)不变。这种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具有怎样的特征?
- 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假设( ) A: 劳动供给是名义工资的函数 B: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 C: 工资有完全的伸缩性 D: 工人不存在货币幻觉
- 黏性工资理论是指( )中名义工资的调整( )劳动供求的变化,即当工资不能及时根据供求变动时,它就是具有( )的。如果这两者的变动同步,工资就具有( )。
- 所谓“供给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指数化方案|减税|管制物价|冻结工资
- 无论什么原因,名义工资的粘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工资粘性引起物价与短期总供给()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