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3岁,因长期腹痛腹泻,日腹泻5次以上,血便和粘液样便、伴阵发性肠痉挛性疼痛、发热、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半年就诊。粪便检查肉眼可见大量粘液脓血,肠镜检查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弥漫性浅表性溃疡性病变,粘膜血管纹理消失,粘膜充血水肿,接触出血和脓性分泌物附着。血清学检出针对O14大肠杆菌抗原的IgG抗体增高。临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推测该患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机制是
举一反三
- 患者,男性,33岁,因长期腹痛腹泻,日腹泻5次以上,血便和粘液样便、伴阵发性肠痉...。推测该患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机制是
- 纤维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表现好发于()结肠及()肠。()病变。粘膜呈()溃疡,周围粘膜()。可见()形成。
- 患者男性,35岁,1年来反复出现腹泻,为粘液脓血便。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表现为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多发浅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结肠癌 B: 克罗恩病 C: 细菌性痢疾 D: 溃疡性结肠炎 E: 肠结核
- 诊断克罗恩病最有意义的病理改变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有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A: 肠粘膜炎症 B: 肠粘膜溃疡 C: 炎性息肉 D: 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 E: 非干酪性肉芽肿
- 男,35岁,腹痛、腹泻、腹胀、脓血便、里急后重,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溃疡性结肠炎 B: 结肠克罗恩病 C: 结肠结核 D: 假膜性肠炎 E: 结肠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