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量点作基面上直线的透视:已知基面上的线段AB的端点A在画面(基线)上,其基本步骤是:首先在视平线hh上定出主点s’,以及线段AB端点A的透视A°;并根据( )确定S1,s’S1=视距,根据∠S1Ms’=∠β确定灭点M;然后以M为圆心,MS1为半径在视平线上得到量点L;最后根据已知线段的实长确定线段另一个端点B的透视B°。
举一反三
- 利用视线的基面投影求得直线段透视长的方法称为视线法,是最基本的作图方法。其基本步骤是:首先求迹点,然后求灭点,连接即得到直线段的( ),最后利用基面投影确定直线段的透视长。
- 将45°直线的( )称为距点,它是画面垂直线的量点,也记为L。距点具有以下特性:距点L到主点s’的距离等于视距。利用距点可根据直线段一端点B到画面的距离求得该直线的透视。
- 已知点A、B、C在直线l上,线段AB=7cm,BC=3cm,点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BM的长.
- 关于画面相交线的透视与基透视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直线通过视点时,透视为直线 B: 直线上的点,其透视、基透视分别在该直线的透视与基透视上 C: 直线的透视必经过直线在画面上的迹点 D: 基灭点一定在视平线上
- 已知点M(-4,-5),线段MN的中点坐标为(1,-2),则线段端点N的坐标为( ) A: (6,1) B: (-6,-1) C: (1,-6) D: (-6,1) 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