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下列语句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雩而雨,何也?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应之以治则吉
举一反三
-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對這句話說解正確的有( ) A: 養:指供衣、食、住、行用的東西。 B: 動時:活動按時即有規律。 C: 脩:通“修”。 D: 病,使動用法;自然不能使人生病。
- 下面加点的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是()。 A: 雩而雨,何也? B: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C: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D: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 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B: 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C: 鲍叔不以我爲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D: 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 下列句中“孰與”與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 B: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C: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D: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 荀子在其《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在自然的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