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是施事,动作的承受者是受事,这是语义概念
举一反三
- “鸡不吃了”的语义结构是() A: 受事+动作行为 B: 施事+动作行为 C: 可以是“施事+动作行为”,也可以是“受事+动作行为” D: 既不是“施事+动作行为”,也不是“受事+动作行为”
- “喂养”和“饲养”的区别是( )。 A: 动作行为的施事不同 B: 动作行为的受事不同 C: 动作行为的特点不同 D: 语义轻重不同
- 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可粗略分为三种,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的是(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的是( )宾语,既不是动作、行为支配的人或事物,也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是( )宾语。
- 综合考虑语法和语义结构,组合关系的三个层面包括 A: 主语-谓语 B: 施事-行为 C: 话题-述题 D: 施事-受事
- 相同的句法关系可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关系。比如“挖野草”语义关系是动作—受事,“挖地道”语义关系是动作—结果,句法上都是动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