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行成於思毁於隨。
举一反三
- “行成於思,毀於隨”中“行”的意思是()。 A: 行为 B: 学业 C: 品行 D: 推行
- 诗以道(),长於风; 书以道(),长於政; 礼以道(),长於行; 乐以道(),长於和; 易以道化,长於(); 春秋以道(),长於治人。
-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 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 A: 拘於虚也;束於教也;笃於时也 B: 拘於虚也;笃於时也;束於教也 C: 拘於虚也;束於教也;笃於时也
- “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中“過”的意義是() A: 錯誤 B: 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