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将全国划分为十八省,共设八位总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其中有六位总督兼管两到三个省;除甘陕总督外,其他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A: 明确地方行政区划
B: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 强化相互牵制监督
D: 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A: 明确地方行政区划
B: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 强化相互牵制监督
D: 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举一反三
- 下列有关清代官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清代地方最高长官是:八旗驻防将军、总督、巡抚,其中八旗驻防将军官阶最高,总督次之,巡抚再次之 B: 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正式官衔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 C: 清代的地方总督主要有九个: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除此之外,还设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署理专门事务的总督 D: 巡抚在明代本来是巡视地方的监察官,至清代,终于发展成一省地方长官,署理一省政务,其下有承宣布政司和提刑按察司,其长官分别为布政使和按察使。布政使负责一省刑狱司法,按察使负责一省民政财税
- 明朝中期以后,兼管一省或数省行政、监察和军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______ A: 总督 B: 巡抚 C: 总兵 D: 巡按
- 总督、巡抚制度起于明代,清代成为定制,全国共设八大总督,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闽浙、两广、云贵、四川、陕甘总督
- 清代地方掌司法的机关包括 A: 郡 B: 府 C: 省按察司 D: 总督(巡抚)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为改变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于1860年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等四省巡抚皆归其节制。这不仅意味着清朝军权的下移,还开创了地方军政合一、统归地方总督节制的先例。 A: 苏 B: 浙 C: 皖 D: 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