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为了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他们用32P标记()
A: T噬菌体的蛋白质
B: T噬菌体的DNA
C: 大肠杆菌的蛋白质
D: 大肠杆菌的DNA
A: T噬菌体的蛋白质
B: T噬菌体的DNA
C: 大肠杆菌的蛋白质
D: 大肠杆菌的DNA
举一反三
-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 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A: DNA、蛋白质 B: 蛋白质、蛋白质 C: DNA、DNA D: 蛋白质、DNA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P和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 用S标记噬菌体,侵染、离心后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C: 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关于T2噬菌体感染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32p,35s都具有放射性 B: 实验中分别用32p.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 C: 实验中也可以用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噬菌体DNA D: 该实验中表明噬菌体在侵染宿主后,蛋白质外壳可以进入宿主细胞 E: 该实验表明噬菌体在侵染宿主后,核酸可以进入宿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