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举一反三
-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根据主体功能区分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分为()、()、()、()。
- 根据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 )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A: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合理开发和限制开发 B: 择优开发、重点开发、合理开发和禁止开发 C: 择优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D: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 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格局”。 A: 空间开发 B: 土地开发 C: 资源开发
-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A: 高效 B: 协调 C: 全面 D: 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