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峨维孙和革末用电子束射到镍晶体上的衍射(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实验中电子束垂直入射到晶面上。他们在[tex=2.286x1.286]dDwdNLrW7Qw+8CPUj7WXVw==[/tex]的方向测得了衍射电子流的极大强度(图23-4)。已知晶而上原子间距为[tex=5.071x1.0]WBj/fh+j6NlsD3KLPQgGwQ==[/tex],求与入射电子束相应的电子波波长。[img=220x142]17e1fa45d5d8fb0.png[/img]
举一反三
- [tex=2.0x1.0]StDO6ZqbTdLIbCu0PKhDkA==[/tex]1年戴维孙和革末用电子束射到镍晶体上的衍射(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实验中电子束垂直入射到晶面上.他们在[tex=2.857x1.286]XLLv8Km5NFYMeX+ItwNpNNTegXnugTgjpRC5ra/WWrM=[/tex]的方向测得了衍射电子流的极大强度如图.已知晶面上原子间距为[tex=5.357x1.214]8PeITxaZHCgtw0H3DcVyYw==[/tex]求与入射电子束相应的电子波波长.[img=365x166]17dd317e4ee5c11.png[/img]
- 一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通过 Stern-Gerlach 实验的不均匀磁场后分裂为两束, 这两束氢原子中电子的自旋在磁场方向上 的分量分别为 [tex=1.571x1.357]/E0PARR5iYJT4rKrZPDfjw==[/tex] 与 [tex=2.643x1.357]9b+Y8rvqsdCLa5wBZsmJuQ==[/tex] 即氢原子中的电子被完全极化了.如果改用电子束重复上述实验, 则电子束不能分裂为两束, 为什么?
- 1927年戴维孙(Davisson)和革末(Germer)的电子在晶体中衍射实验证实了 。 A: 电子具有波动性. B: 光具有波动性. C: 光具有粒子性. D: 电子具有粒子性.
- 在戴维逊-革末实验中,电子的能量至少应为[tex=2.857x2.643]nOlj4uLtx9hcXMEmZMw1Wrj4qzFfZtc75FtPXTqns5N0Hmz7bz9b0vS+ECPoLq2d[/tex]。如果所用镍晶体的散射平面间距[tex=5.571x1.0]eh5yRvXmmog4jhcdHfTTendDKslL7CedSRWx4kFwdrY=[/tex],则所用电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
- 戴维孙(Davisson)和革末(Germer)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 A: 德布罗意(deBroglie)假说的正确性 B: 电子具有波动性 C: 电子具有粒子性 D: 散射电子束的强度随散射角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