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设计和选择目的DNA序列区域时需遵循( )原则
A: 引物长度约为16~30bp
B: 引物中G+C含量通常为40%~60%
C: 引物自身及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
D: 碱基不需要随机分布
A: 引物长度约为16~30bp
B: 引物中G+C含量通常为40%~60%
C: 引物自身及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
D: 碱基不需要随机分布
A,B,C
举一反三
- PCR引物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 碱基不能随机分布 B: 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碱基 C: 碱基中G+C的含量在40%-60%之间 D: 引物的延伸从3’端开始 E: 引物自身或两条引物之间不能存在互补序列
- 关于PCR中引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5bp~30bp B: 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以防产生引物二聚体和发夹结构,干扰PCR的正常进行 C: 引物中G+C的含量通常占45%~55% D: 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素等作为标记
- 6.引物的设计与合成是PCR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关于引物设计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 A: 引物的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G+C含量在40%-60% B: 引物内部需形成二级结构 C: 两条引物之间,不应有互补序列,避免形成引物二聚体 D: 引物的3’端与模板DNA一定要配对,否则影响延伸效率
- 引物设计和选择目的DNA序列区域时需遵循( )原则。
- 关于PCR反应引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引物的长度在20bp~30bp B: 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防止产生二聚体和发夹结构 C: 引物中G+C的含量占45%~55% D: 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或酶切位点等作为标记
内容
- 0
PCR扩增时,引物的设计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 A: 引物的碱基组成G+C含量为40%~60% B: 避免连续相同碱基排列或内部回文序列 C: 引物的5'端应与模板DNA的3'端严格互补 D: 两条引物间避免 有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序列互补
- 1
关于PCR反应引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5bp~30bp B: 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防止产生引物二聚体和发夹结构 C: 引物中G+C的含量以占45%~55%为佳 D: 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素或酶切位点等作为标记 E: 两条引物的Tm值应该尽量相近
- 2
关于PCR反应引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5bp~30bp B: 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防止产生引物二聚体和发夹结构 C: 引物中G+C的含量以占45%~55%为佳 D: 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素或酶切位点等作为标记 E: 两条引物的Tm值应该尽量相近
- 3
关于PCR反应引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5bp~30bp B: 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防止产生二聚体和发夹结构 C: 引物中G+C的含量以占45%~55%为佳 D: 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或酶切位点等作为标记 E: 两条引物的Tm值应该尽量相近
- 4
中国大学MOOC: 引物设计和选择目的DNA序列区域时需遵循(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