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问题

    以下不是«墨子非乐»对音乐艺术的观点有()。 A: 伤财 B: 误事 C: 有用 D: 劳民

    以下不是«墨子非乐»对音乐艺术的观点有()。 A: 伤财 B: 误事 C: 有用 D: 劳民

  • 2022-06-07 问题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繒)(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绛)囊(大红色) 不了(了)之(了结,结束) B: (醴)酪(甜酒) (谏)阻(规劝君主、尊长等,使改正错误) (因)地制宜(依据) C: (殆)尽(大概,几乎) (迄)今(到,至) (劳)民伤财(劳苦的) D: (泄)露(液体、气体排出) (啖)(吃) (迫)在眉睫(紧急)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繒)(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绛)囊(大红色) 不了(了)之(了结,结束) B: (醴)酪(甜酒) (谏)阻(规劝君主、尊长等,使改正错误) (因)地制宜(依据) C: (殆)尽(大概,几乎) (迄)今(到,至) (劳)民伤财(劳苦的) D: (泄)露(液体、气体排出) (啖)(吃) (迫)在眉睫(紧急)

  • 2022-05-28 问题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为实现材料一中“得其民”的目的,孟子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2分)(2)材料二中朱熹反对什么?这体现了他理学思想中哪一主张?(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他与孟子、朱熹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之处?(4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为实现材料一中“得其民”的目的,孟子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2分)(2)材料二中朱熹反对什么?这体现了他理学思想中哪一主张?(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他与孟子、朱熹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之处?(4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