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 问题

    在写作上,班固《汉书》的特色是() A: 融注深情 B: 照录史实 C: 发愤指弊 D: 清议时政

    在写作上,班固《汉书》的特色是() A: 融注深情 B: 照录史实 C: 发愤指弊 D: 清议时政

  • 2022-06-30 问题

    直接引用指所引用的部分一字不改地照录原话,引文前后加() A: 括号 B: 破折号 C: 引号

    直接引用指所引用的部分一字不改地照录原话,引文前后加() A: 括号 B: 破折号 C: 引号

  • 2022-05-27 问题

    影视的时空并非是现实时空的照录,影视的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我们往往把影视中的时空,叫做()。

    影视的时空并非是现实时空的照录,影视的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我们往往把影视中的时空,叫做()。

  • 2022-06-14 问题

    《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A: 精细刻画 B: 照录史实 C: 简括生动 D: 点睛传神

    《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A: 精细刻画 B: 照录史实 C: 简括生动 D: 点睛传神

  • 2022-05-26 问题

    《汉书·地理志》全文由( )组成。 A: 前序照录《尚书·禹贡》、《周礼·职方》 B: 正文主体记西汉103郡国和1587个县邑道国。 C: 附录部分采辑“域分”和“风俗”。 D: 杂录各地自然与人文地理内容。

    《汉书·地理志》全文由( )组成。 A: 前序照录《尚书·禹贡》、《周礼·职方》 B: 正文主体记西汉103郡国和1587个县邑道国。 C: 附录部分采辑“域分”和“风俗”。 D: 杂录各地自然与人文地理内容。

  • 2022-06-04 问题

    下列参考文献著录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 每条文献著录条目的末尾,一般用“.”号表明该条条目的结束 B: 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C: 著录来源载有多个题名,可全部著录于显要位置 D: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并以逗号相隔

    下列参考文献著录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 每条文献著录条目的末尾,一般用“.”号表明该条条目的结束 B: 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C: 著录来源载有多个题名,可全部著录于显要位置 D: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并以逗号相隔

  • 2022-06-04 问题

    下列参考文献著录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 A每条文献著录条目的末尾,一般用“.”号表明该条条目的结束 B: B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C: C著录来源载有多个题名,可全部著录于显要位置 D: D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并以逗号相隔

    下列参考文献著录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 A每条文献著录条目的末尾,一般用“.”号表明该条条目的结束 B: B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C: C著录来源载有多个题名,可全部著录于显要位置 D: D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并以逗号相隔

  • 2022-07-26 问题

    ‌以下关于“间接引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 B: 间接引用往往注入作者自身对原文的理解而为一种独特的表述,因此它也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 C: 间接引用对注明出处的要求与直接引用相同。 D: 所引用的部分一字不改地照录原话,引文前后加引号,也属于间接引用的范畴。

    ‌以下关于“间接引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 B: 间接引用往往注入作者自身对原文的理解而为一种独特的表述,因此它也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 C: 间接引用对注明出处的要求与直接引用相同。 D: 所引用的部分一字不改地照录原话,引文前后加引号,也属于间接引用的范畴。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