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 问题

    “容有底止”是什么意思?

    “容有底止”是什么意思?

  • 2022-05-31 问题

    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句中“造诣”的意思是什么?

    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句中“造诣”的意思是什么?

  • 2022-06-17 问题

    我国会计年度的期间为()。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十二月底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农历十月初一起至次年九月三十日止

    我国会计年度的期间为()。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十二月底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农历十月初一起至次年九月三十日止

  • 2022-10-29 问题

    我国会计年度的期间为()。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十二月底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农历十月初一起至次年九月三十日止

    我国会计年度的期间为()。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十二月底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农历十月初一起至次年九月三十日止

  • 2022-06-12 问题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br/>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熴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所以学术不及三代,又不及汉者,抑有由也。以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矣。”这段话出自() A: 《史记》 B: 《通志》 C: 《山海经》 D: 《明史·历志》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br/>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熴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所以学术不及三代,又不及汉者,抑有由也。以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矣。”这段话出自() A: 《史记》 B: 《通志》 C: 《山海经》 D: 《明史·历志》

  • 2022-06-19 问题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 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 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 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 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 2022-06-19 问题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