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9
    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 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已经或可能导致10-29人死亡的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属于() A: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B: 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C: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D: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 1

      ()属于重大突发事件 A: 突发治安事件 B: 突发公共事件 C: 押运突发事件 D: 计算机系统突发事件

    • 2

      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分别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突发事故灾难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 A: 突发伤亡事件 B: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 C: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D: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 3

      信息是指可能影响票据系统正常运行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信息() A: 灾害事件; B: 突发事件; C: 内部事件; D: 外部事件

    • 4

      划分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危险区域的根据不包括() A: 引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源性质 B: 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中毒人员数量 C: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现场周边环境 D: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气象条件 E: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人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