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8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开篇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故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以下主张符合黄宗羲思想的是(  )
    A: 废除君主制度
    B: 君臣共治天下
    C: 实行君主立宪
    D: 提倡公平法治
  • B

    举一反三

    内容

    • 0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1

      认为只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的是() A: 黄宗羲 B: 李贽 C: 王夫之 D: 顾炎武

    • 2

      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与天下关系的问题,认为社会不治的根源在于君主和君主制度。()

    • 3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 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 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C: 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 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 4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名正;以道观分,而君主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出自()。 A: 《庄子•外篇•秋水》 B: 《庄子•外篇•天地》 C: 《庄子•外篇•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