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8
    从l901年到l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A: 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 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C: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能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 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 A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 A: 作家 B: 文学作品 C: 文学流派 D: 文学思潮

    • 1

      30年代文学指的是从()年到()年的文学。

    • 2

      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

    • 3

      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 ) A: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B: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C: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D: 信息形成—信息传播—信息接收

    • 4

      中国大学MOOC: 拉美现代派诗歌和幻想文学的代表作家( ),被称为“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