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思”与“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论点形成怎样的关系?
举一反三
-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段话属于什么修辞?稍加解释。
- 下列句子中与“中华传统美德”无直接关系的一句是() A: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 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句古语说明() A: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B: 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 C: 要解放思想,敢于开拓新境界 D: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D: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