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比萘芬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发挥抗真菌作用。
对
举一反三
- 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可抑制角鲨烯环氧酶活性,属于丙烯胺类的抗真菌药物是()。 A: 制霉菌素 B: 特比萘芬 C: 联苯苄唑 D: 阿莫罗芬 E: 环吡酮胺
- 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真菌角鲨烯环过氧化酶活性 B: 抑制β-(1,3)葡聚糖合成酶 C: 选择性抑制固醇14位还原酶 D: 抑制真菌CYP51酶 E: 抑制固醇7-8位异构酶
- 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及适应证各有不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细胞色素P450固醇合成酶 B: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C: 干扰真菌核酸合成 D: 抑制几丁质合成酶
- 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及适应证各有不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干扰细胞壁葡聚糖的合成 B: 抑制细胞色素P450固醇合成酶 C: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D: 干扰真菌核酸合成 E: 抑制几丁质合成酶
- 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及适应证各有不同。 A: 干扰细胞壁葡聚糖的合成 B: 抑制细胞色素P450固醇合成酶 C: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D: 干扰真菌核酸合成 E: 抑制几丁质合成酶
内容
- 0
二、B型题 氟胞嘧啶抗真菌作用的靶点是 A: 角鲨烯环氧化酶 B: 14位还原酶和7~8位异构酶 C: 真菌胸苷酸合成酶 D: 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14-α-去甲基酶 E: 微管蛋白
- 1
可抑制鲨烯环氧酶的活性,属于丙烯胺类抗皮肤真菌药的是 A: 两性霉素B B: 卡泊芬净 C: 特比萘芬 D: 阿糖胞苷 E: 酮康唑
- 2
可抑制鲨烯环氧酶的活性,属于丙烯胺类抗皮肤真菌药的是 A: 制霉菌素 B: 联苯苄唑 C: 特比萘芬 D: 阿莫罗芬 E: 环吡酮胺
- 3
A型题 可抑制鲨烯环氧酶的活性,属于丙烯胺类抗皮肤真菌药的是()。 A: 制霉菌素 B: 联苯咔唑 C: 特比萘芬 D: 阿莫罗芬 E: 环吡酮胺
- 4
下列抗真菌药物中作用机制为抑制羊毛固醇合成的药物是 A: 两性霉素B B: 氟胞嘧啶 C: 氟康唑 D: 特比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