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若过是偶发,有情性仁贤,则嗔亦非理,如嗔烟蔽空。”是说()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一切有情的本性其实都是佛性
C: 偶尔产生的烦恼,可以蒙蔽贤善的本性
D: 真正伤害我们的是烦恼,而不是有情众生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一切有情的本性其实都是佛性
C: 偶尔产生的烦恼,可以蒙蔽贤善的本性
D: 真正伤害我们的是烦恼,而不是有情众生
举一反三
- 《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若笑,虽嗔视而有情.”说的________.
- 如何通过“观察作害者之自性”修安忍?() A: 如果损害他众乃所有凡夫愚者的本性,那不应该对其生嗔恨心,倘若嗔恨他们,就像烧伤者嗔恨燃烧本性的火一样不应理。 B: 因为众生本性即是佛,他的心是空性与大悲无别的如来藏本面,这种心不可能损害任何众生,他损害我只是偶然性,所以他的本性上没有过失,我们不应该嗔恨他。 C: 如果敌人用棍棒刀**等加害我,那理应嗔恨棍棒,而不应当嗔恨使用棍棒的人。通过这样的理证观察,我们也可以了知,伤害自己的不是使用棍棒者,而是他的嗔恨心。
- 红楼梦中“目若秋波,岁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是描述谁的?
- “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形容的是《红楼梦》哪个人物——。
- 关于烦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你正在生起嗔恨心时,此嗔恨心不是从对方怨敌身上产生的。 B: 从胜义的角度讲,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上面也没有烦恼,虽然每个众生都具足根,但是具足根也不一定产生烦恼。 C: 从世俗的角度而言,烦恼无始以来居住在我们心里面,能害的烦恼也有,所害的我也有,烦恼作害的对境也有。 D: 只要能够精进努力,依靠中观的般若空性,谁都可以断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