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1)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二种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 (2)因为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腽,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举一反三
- 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
-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有种观点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该观点 A: 夸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 B: 忽视了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地位 C: 在指导革命实践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 领导阶级决定革命性质,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近代中国的(),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B: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C: 领导阶级和革命力量 D: 革命前途和革命手段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仍然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 A: 领导阶级 B: 革命任务 C: 革命依靠力量 D: 革命目的
内容
- 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因此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而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在于( ) A: 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革命还要争取资产阶级参加 B: 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革命后建立的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其中包括资产阶级 D: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 2
资产阶级的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革命。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 4
“现代阶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