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1
    经文歌通常为三个声部,最低声部是经文歌的基础,成为(),一般采用格里高利圣咏,其旋律歌词为拉丁语。
    A: 定节奏声部
    B: 定和声声部
    C: 定和弦声部
    D: 定旋律声部
  •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下列表述与邓斯泰布尔音乐创作特点存在出入的项是()。A、邓斯泰布尔很注意不协和音的控制,他的音乐中不再有《奥尔德霍尔藏稿》中一些英国音乐家的较陈旧的14世纪的刺耳的风格。B、邓斯泰布尔的作品多为三个声部,上声部较为突出,但与同时代作曲家相比,他对三个声部的处理更为平等,各声部常是一致的节奏。声部间以三度六度构成丰满的三和弦。C、在邓斯泰布尔的作品中定旋律一般在较低的声部,但也有一些定旋律加以华丽的装饰后出现在高声部,他所有的作品都有定旋律。D、经文歌是邓斯泰布尔重要的体裁,他有几首经文歌素歌在高声部,而他更多的经文歌是不采用素歌的。

    • 1

      迪费是第一位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的作曲家,并在弥撒曲中采用了经文歌所惯用的四个声部的织体,他也是把低对应声部固定地置于固定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 2

      早期经文歌上方的第二、第三声部旋律风格基本相似,13世纪下半叶以后经文歌各声部间逐渐出现对比,不仅是固定旋律声部与上面两个声部之间区别,上面两个 声部本身也常常出现很大差异,这种风格的经文歌以活跃于1250-1280年的作曲家、理论家科隆的弗朗科(Franco of Cologne)命名,称为弗朗科经文歌。

    • 3

      在弗朗科经文歌中最高声部歌词往往大大长于第二声部,为了在相同时间中唱完这些歌词,高声部必须速度很快,把旋律时值分得很细碎,这样,比较呆板的低音固定旋律声部与比较流动的中声部,以及快速活跃的高声部形成对比。

    • 4

      马肖晚年最后三首拉丁经文歌写于百年战争期间,内容是祈求和平,这些经文歌继承了14世纪早期经文歌的成果,附加了一个新的____ (contratenor),以____取代了通常的三声部织体。新加入的对应持续声部无歌词,不放在高声部,而是与持续声部____处在同一音区,与持续声部在节奏上也相近,并经常与持续声部形成____,组成丰富的____,支持上方两个带歌词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