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1
    中国大学MOOC: 1、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因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尸体上也没有其他伤害,故丙不成立故意伤害罪B.对甲与乙虽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但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C.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丙成立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伤害致死D.认定甲、乙、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
  • 选项A、B、C错误。在共同犯罪中,各个共犯人经过意思联络,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指向犯罪结果,这意味着各个共犯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据此,各参加人均须对共同犯罪造成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三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李四、王五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张三、李都使用铁棒,王五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王五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张三造成还是李四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r/>() A: 因致命伤不是王五造成的,尸体上也没有其他伤害,故王五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 对张三与李四虽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但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 C: 张三、李四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王五成立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伤害致死 D: 认定张三、李四、王五均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

    • 1

      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

      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没有意思联络,都意欲杀丙,并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丙身上有一个弹孔,可证明甲、乙二人一人击中、一人未击中。则甲、乙二人行为与结果都无因果关系,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甲、乙上山去打猎,在一茅屋旁的草丛中,见有动静,以为是兔子,于是一起开枪,不料将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个弹孔,不能查明谁打中。则甲、乙二人的行为与结果都无因果关系,二人均不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甲怀有杀人故意,乙、丙怀有伤害故意,三人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 D: 甲以抢劫故意、乙以强奸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造成丙死亡,但丙只有一处致命伤不能查明该致命伤由谁造成。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不能认定甲成立抢劫罪致人死亡,也不能认定乙成立强奸罪致人死亡

    • 3

      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下列对甲、乙所应成立犯罪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 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 4

      2、甲以伤害故意砍乙两刀,随即心生杀意又砍两刀,但四刀中只有一刀砍中乙并致其死亡,且无法查明由前后四刀中的哪一刀造成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都应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B.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只能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C.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应推定是后两刀中的一刀造成致命伤,故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既遂D.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虽可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但杀人与伤害不是对立关系,故可按故意伤害(致死)罪处理本案 A: 详解见选项D。 B: 详解见选项D。 C: 详解见选项D。 D: 从题目信息看,不能确定甲在杀人故意支配下实施了杀人既遂的行为,也不能确定甲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致人轻伤或者重伤、死亡的行为。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只能分别认定甲成立故意伤害的未遂和故意杀人的未遂,又因杀人与伤害存在连贯性,是甲的行为造成了死亡结果,因此,可按故意伤害(致死)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