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1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
    A: 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B: 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
    C: 《论语》是儒学的根本
    D: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 B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yyoexxmtpoomxzo.html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 A: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 B《诗》《书》《礼》《春秋》 C: 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 D: D《孟子》《中庸》《书》《春秋》

    • 1

      原始儒学经典中的“五经”是指()。 A: 《诗》《书》《礼》《乐》《易》 B: 《诗》《书》《礼》《论语》《孟子》 C: 《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 D: 《诗》《书》《礼》《易》《春秋》

    • 2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 3

      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B: 《论语》是“四书”之一。 C: 《论语》是“五经”之一。 D: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 4

      翻译: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