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在叶向高的主持下,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在福建福州与福建士大夫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史称“三山论学”。
A: 艾儒略
B: 利玛窦
C: 毕方济
D: 汤若望
A: 艾儒略
B: 利玛窦
C: 毕方济
D: 汤若望
举一反三
- 1627年,在叶向高的主持下,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 在福建福州与福建士大夫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史称“三山论学”。
- 1627年,在叶向高的主持下,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在福建福州与福建士大夫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史称“三山论学”。这是一次与福建士大夫之间的文化平等对话,促进了西方文学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传播,引入了基督教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模式,让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多了一个角度。 A: 艾儒略 B: 利玛窦 C: 毕方济 D: 汤若望
- 晚明被福建天主教社群称为“西来孔子”的是哪一位传教士? A: 艾儒略 B: 利玛窦 C: 汤若望 D: 毕方济
- 三山论学之后,士大夫对传教士艾儒略介绍的西方观点形成了统一的接受意见。
- 第一位来华传教的是西班牙传教士: A: 利玛窦 B: 方济各·沙勿略 C: 汤若望 D: 南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