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17)岁故意伤害乙(15)岁一案,甲委托丙律师担任其辩护人,以下关于该案诉讼程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如需犯罪记录封存,对于本案宣判时,不得有旁听人员
B: 对甲的情况的调查报告,以及丙提交的有关甲的情况的书面材料,可以作为法庭教育和定罪量刑的参考
C: 在审查起诉时,甲明确拒绝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合适成年人到场,检察院可以准许,但应当另行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
D: 若甲为女性,公安机关讯问甲,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和甲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A: 如需犯罪记录封存,对于本案宣判时,不得有旁听人员
B: 对甲的情况的调查报告,以及丙提交的有关甲的情况的书面材料,可以作为法庭教育和定罪量刑的参考
C: 在审查起诉时,甲明确拒绝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合适成年人到场,检察院可以准许,但应当另行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
D: 若甲为女性,公安机关讯问甲,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和甲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举一反三
- 犯罪嫌疑人甲,女,17周岁,公安机关在对甲进行讯问时,应当通知甲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并且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 甲(17岁)因涉嫌盗窃被起诉到法院,对甲涉嫌犯罪案件的审理,下列哪一做法是错误的 A: 如果犯罪时甲不满十八周岁立案时已满二十周岁,由少年法庭受理 B: 鉴于甲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妨碍庭审进行,法庭上对甲使用了戒具 C: 如果审判时甲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不公开审理 D: 如果审判时无法通知甲的法定代理人到场的,也可以通知他的其他成年亲属到场
- 某生活报刊社未经许可把5岁小女孩甲的照片作为报刊封面,甲之父亲乙诉至法院并向报刊社索赔,委托律师丙代理诉讼。丙 A: 受甲之托为甲之代理人 B: 受乙之托为甲之代理人 C: 受乙之托为乙之代理人 D: 受乙之托为甲和乙之代理人
- 公民甲天资聪慧,15周岁时即完成了某项发明。甲的父亲作为其代理人将该项发明转让给了公民乙。在这里,甲父的代理行为属于( ) A: 委托代理 B: 指定代理 C: 法定代理 D: 无权代理
- 甲因办厂无资金向乙借款10万元,借期两年,并且由丙担保在甲不还钱时代甲向乙还款。两年后,甲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借款,乙向甲和丙索款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关于甲、丙诉讼地位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 乙可以同时向甲和丙主张权利,甲丙是共同被告 B: 乙可以只起诉丙,但法院应通知甲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C: 乙可以只起诉甲,人民法院可以只列甲为被告 D: 乙只能起诉甲、丙二人中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