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0
    根据你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 答:(1)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持续、生态持续、社会持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孤立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①节约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扰,尤其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量大幅增加。二是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消费的潜力巨大。四是能源结构不合理,一次性能源消耗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作为一个可再生能源储量相当丰富而开发率很低的国家,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克服资源短缺的弊端,开发可再生能源。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发挥其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巨大效益,增加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改善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达到环境污染“治本”的目的。③科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西部地区比较贫穷,但资源很丰富,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量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以上,这无疑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资源优势,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可以推动这种优势变成现实。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将有力地促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强制性,使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可以把这种资源当作一种绿色商品出售给资源贫乏的地区,给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④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的需要例如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较快、技术较成熟、时间也最长的就是小水电,小水电的开发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鼓励开发小水电,解决边远山区农村用电问题,大大激发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我国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仍不完善,影响了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因此,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增加“强制性”措施,使可再生能源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保护下得到快速发展。(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①人口对策我国目前有13亿多人口,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缓解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过快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把总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都是根据这一人口控制对策作出的。若是突破了既定的控制数字,则整个发展战略的实现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②资源对策在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方面,近年来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循环经济是指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再利用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资源的利用水平低、消耗惊人,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因此,我国必须建立节约型社会,注意资源的节约,走节约资源的发展道路。保护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③环境对策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要保护和建设好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一批园林化城市、环境生态示范县和生态农业点,重点整治沙漠化现象,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以完善的法制和经济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实现再造优美山川的环境治理蓝图,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多要素、全方位的综合的发展,它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取决于与经济因素有紧密联系的非经济因素。它是新世纪全人类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内容

    • 0

      结合相关理论,谈谈你对职业发展的认识。

    • 1

      谈谈你对ERP的认识。

    • 2

      谈谈你对“举国体制”的认识。

    • 3

      谈谈你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识。

    • 4

      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