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曾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一观点表明
A: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B: 先实践后有正确认识
C: 对格物致知的继承
D: 知行是先后两个程序
A: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B: 先实践后有正确认识
C: 对格物致知的继承
D: 知行是先后两个程序
举一反三
-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 A: 朱熹 B: 顾炎武 C: 黄宗羲 D: 王阳明
- (2020·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1月联考)王守仁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据此可知,王守仁倡导() A: 良知在修养中的主动性 B: 用良知来支配人的行为 C: 对客观知识的学习 D: 发明本心安身立命
- 王阳明说“_____”。意思是真正的知一定要落实到行上,只有落实到行上,有了切实的体验,才算得上知,否则就是“未知”( )。 A: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B: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C: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D: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发笃实处便是行”,这说明了() A: 知和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 行先知后的关系 C: 知行是合一的 D: 知易行难的关系
-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 A: 两回事 B: 一回事 C: 两截 D: 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