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宣布,利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离,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
A: 慧眼
B: 鹰眼
C: 墨子号
D: 孔子号
A: 慧眼
B: 鹰眼
C: 墨子号
D: 孔子号
举一反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2017年6月16日宣布,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干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量子纠缠所体现的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学最神奇的现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B: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中国大学MOO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 )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
- 2012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 北京时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贡献。 A: 多兰奖 B: 伯里克奖 C: 摩托奖 D: 克利夫兰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 )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 A: 安全时间传递 B: 纠缠交换自检 C: 密钥地面分布 D: 全光性中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