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利人者,__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天
举一反三
-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出自
- 以下哪句话是由孟子提出( )。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C: 为无为,则无不治。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戮〕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 墨子·法仪 》)
-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以下经典名句和所属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家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家 D: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儒家
- 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
内容
- 0
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意不一致的是()。 A: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B: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 否极泰来 D: 反者道之动
- 1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 ,而能教人者,无之
- 2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的是()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失败是成功之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 3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论证了相对论的思想。
- 4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人之本性,菑必逮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