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而引发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危机、财政危机、政府信任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这就是所谓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梅杰的保守党政府、美国从里根到克林顿政府、加拿大的马尔罗尼政府、澳大利亚霍克和基廷的政府、新西兰克拉克和博尔格政府,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日本等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行政改革。这些国家的行政改革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政府与市场,政府再造,政治与行政的关系。它们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批判传统的韦伯的官僚制,管理主义成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政府职能市场化,分权化与放松规制,公共部门私有化,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等。(1)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在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国有企业“非国有化”或民营化的政策,也就是私有化政策。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成为政府严重负担。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私有化政策,把大批的国有企业卖给私人经营。英国从1979年撒切尔夫人内阁开始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程,许多公共服务部门进行了私有化,如电信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铁路运输公司、煤气公司、钢铁企业等大型国有企业都实行了私有化。法国从密特朗政府开始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美国、日本、德国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私有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私有化运动的影响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进行了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运动。减少政府职能的另一种改革模式是新西兰、芬兰和其他一些国家采取的公司化政策。政府保留国有企业的产权。国有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经理有企业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充分自主权。允许国有企业以平等的方式与私有企业竞争,结果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国有企业不仅扭亏为盈,而且政府作为股份的拥有者还分到了红利。(2)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政府再造不是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政府机构重组,不是减少浪费,不是缩小政府规模,不是私有化,也不仅仅是使政府更有效率,也不只是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型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型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的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企业型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3)政治和行政的关系方面,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强调“政务”和“事务”的合作。在看待“政务”与“事务”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主张让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责任感,而不应将政策制定和具体管理职能截然分开。这样不仅可以使文官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而且可以挖掘文官在专业知识、信息、任期等方面的优势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益。由此,彼得斯提出了四种新的政府模式:市场政府模式,参与政府模式,解制式政府模式和弹性化政府模式。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原因。
- 1
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 2
简述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 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部门改革的指导意义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依照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本国公共部门实施改革。但新公共管理理论自身也存在着问题,你是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呢?你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该如何指导公共部门的改革呢?
- 4
下列属于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主要内容的有()。 A: 政府职能的优化 B: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C: 分权 D: 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