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因茨偷药”为例,如果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做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这样做,结果妻子死了,别人都会骂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说明这种观点属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A: 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
B: 寻求认可阶段
C: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A: 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
B: 寻求认可阶段
C: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举一反三
- 在科尔伯格使用《海因茨偷药》这个故事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时,如果一个儿童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样妻子得救,他们将来还会重聚,那么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 好孩子定向阶段 B: 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C: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D: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认为海因茨偷药其实不会对药剂师造成任何损失,而且他以后可以再把钱还给药剂师,如果他不想失去他的妻子,他就应该去偷药。儿童这种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A: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 好孩子定向阶段 C: 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D: 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药剂师那么坏,一点都不便宜,属于 A: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B: 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C: 好孩子定向阶段 D: 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 针对 “海因茨偷药’’这一两难故事,小刚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取决于他是否爱自己的妻子,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刚的道德水平应处于哪个道德定向阶段( ) A: 人际协调 B: 相对功利 C: 维护权威或秩序 D: 社会契约
- 儿童在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