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举一反三
- 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
- 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 A: 正确 B: 错误
-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正确的选项是( )? 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
- 甲趁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万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后,甲认为项链是假的不值钱,就转过身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甲的行为构成()。 A: 抢夺罪(未遂) B: 抢夺罪(中止) C: 抢夺罪(既遂) D: 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 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逸。跑了50米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A: 抢夺罪(未遂) B: 抢夺罪(中止) C: 抢夺罪(既遂) D: 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内容
- 0
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1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未发现妻子遗忘在口袋中的价值20000元项链一条。乙发现后,欲据为己有。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项链,乙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项链的所有权消灭 B: 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项链,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项链的所有权 C: 此项链为遗忘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 D: 甲如果能证明其对此项链的所有权,则乙应将项链返还给甲
- 1
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逸。跑了50米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2
关于抢夺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驾驶汽车抢夺乙,汽车能使人死亡,属于凶器。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 B: 甲与乙女因琐事相互厮打时,乙的耳环(价值8000元)掉在地上。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见甲摔倒便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C: 甲骑着摩托车抢夺乙的背包,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乙被拖行十多米后松手。甲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 D: 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毒品虽然是违禁品,但也是财物。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 3
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4
甲不慎将一件内藏黄金项链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后被拾荒人乙拾取,并发现了此项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甲已抛弃了衣服和黄金项链 B: 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了衣服和黄金项链 C: 该黄金项链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 D: 乙应将黄金项链返还给甲,仅仅可以保有旧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