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中写道:“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 境界。”
举一反三
- 一个人做事,可能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这段的主要意思是 ( ) A: 一个人做事,应顺着他的本能 B: 什么是人生的自然境界 C: 一个人做事往往是不自觉的状态 D: 一个人做事,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 人生境界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实践有一种指引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宇宙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同。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如果一个人只能顺其本能或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是毫无觉解,他的人生境界属于冯友兰在《新原人》划分的四重人生境界的()。 A: 自然境界 B: 功利境界 C: 道德境界 D: 天地境界
- 作文____冯友兰在他的《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写到:“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说的功利境界。”我们多数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中,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同时我们又在宣传模范。你是如何认识“功利境界”的?你觉得在功利境界中应该如何生活?请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 下列关于冯友兰提出的“觉解”和人生四重境界的描述,正确的有 A: 所谓“觉解”,大意就是说人做一件事的时候一般会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去做 B: 冯友兰根据觉解的不同划分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重人生境界 C: 如果一个人能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利益而做事,做事的动机更多的是利己,所做事情对于他有意义。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自然境界。 D: 有的人,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做事会自觉利他,遵守社会规范,这种做事追求道德意义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