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5年5月20日签订了购买专用设备买卖合同,双方约定:(1)乙公司于 2005年10月30日前分两次向甲公司提供设备10套,每套价款为15万元;(2)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定金25万元;(3)如一方迟延履行,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
2005年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设备,甲公司支付了45万元货款。9月,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变更合同,要求将剩余的7套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随后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否成立?说明理内。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2005年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设备,甲公司支付了45万元货款。9月,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变更合同,要求将剩余的7套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随后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否成立?说明理内。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 甲塑料制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化工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于2010年5月18日签订了一份买卖注塑设备合同,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1)由乙公司于10月30日前分两批向甲公司提供注塑设备10套,每套价格为15万元,价款总计为150万元; (2)甲公司应向乙公司给付定金25万元; (3)如一方迟延履行,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 (4)因甲公司必须在2009年年底前全面开工投产,为保证该合同的按时履行,由丙生物医药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作为乙公司的保证人与甲公司签订了保证合同。约定在乙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该买卖合同依法生效后,甲公司因故未实际向乙公司给付定金。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注塑设备,甲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了45万元货款。9月,该种注塑设备的市场价格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大幅上涨,乙公司便向甲公司提出变更合同的主张,要求将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乙公司提出的涨价要求,随后乙公司于10月4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同时要求丙公司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能否依法成立?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能否依法成立?并说明理由。 (5)丙公司是否应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并说明理由
-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3万元作为定金,乙公司于2017年12月1日向甲公司交付货物,甲公司于2017年12月10日前向乙公司支付10万元的货款。合同还约定了一方违约的,应向对方支付5万元的违约金。乙公司拒绝向甲公司交付货物,给甲公司造成3万元的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10万元 B: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9万元 C: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8万元 D: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最多支付5万元
-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小轿车,约定 7 月 1 日预付 10 万元, 10 月 1 日预付 20 万元, 12 月 1 日乙公司交车时付清尾款。甲公司按时预付第一笔款。乙公司于 9 月 30 日发函称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提高小轿车价格。甲公司于 10 月 1 日拒绝,等待乙公司答复未果后于 10 月 3 日向乙公司汇去 20 万元。乙公司当即拒收,并称甲公司迟延付款构成违约,要求解除合同,甲公司则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由乙公司为甲公司生产某专用设备,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了10万元作为定金,后乙公司未能履行合同,则乙公司应向甲公司返还的数额为()。 A: 10万元 B: 15万元 C: 20万元 D: 30万元
- 案例分析: 甲公司拟购买一台大型生产设备,于 2007 年 6 月 1 日 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价值为 80 万元的生产设?xml:namespace> 备买卖合同。合同约定: ( 1 )设备直接由乙公司的特约生产服务商丙机械厂于 9 月 1 日交付给甲公司; ( 2 )甲公司于 6 月 10 日向乙公司交付定金 16 万元; ( 3 )甲公司于设备交付之日起 10 日内付清货款; ( 4 )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合同纠纷,向某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合同签订后,丙机械厂同意履行该合同为其约定的交货义务。 6 月 10 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定金 16 万元。 9 月 1 日 ,丙机械厂未向甲公司交付设备。甲公司催告丙机械厂,限其在 9 月 20 日 之前交付设 备,并将履约情况告知乙公司。至 9 月 20 日,丙机械厂仍未能交付设备。因生产任务紧急,甲公司 于 9 月 30 日另行购买了功能相同的替代设备,并于当天通知乙公司解除合同,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 定金 32 万元,同时赔偿其他损失。乙公司以丙机械厂未能按期交付设备,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应由 丙机械厂承担违约责任为由,拒绝了甲公司的要求。 10 月 10 日 ,甲公司就此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乙公司提交答辩状并参加了开庭审 理。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担保法、仲裁法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 1 )甲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合同?说明理由。 ( 2 )乙公司主张违约责任应由丙机械厂承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 3 )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解除后,合同中的仲裁协议是否仍然有效?说明理由。 ( 4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的定金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 5 )法院是否有权审理该合同纠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