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4
    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大家可以根据对29条第2款的理解,来判断下列哪种情形里,甲某属于教唆未遂,且应按照29条第2款处理:( )
    A: 甲某告诉乙,说看见丙某和乙妻有染,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答应下来,却不什么也没做
    B: 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表示接受并当晚磨了菜刀,但因乙某在晚上磨刀的声音太吵,被周围的革命群众及时报警,第二天刚一出门即被警察抓获
    C: 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本地的一位姑娘,丙某每天前往姑娘家献殷勤,乙某非常气愤,于是甲某教唆乙某去敲断丙某的腿,乙某接受教唆并着手实行对丙某的伤害,但是遭到丙某的激烈反抗,乙某一怒之下竟将丙某杀死
    D: 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外地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姑娘每天都会给丙某寄一封情书,乙某非常嫉妒。于是甲某教唆乙某,模仿丙的笔迹回信给姑娘说丙不爱她,乙某认为这样做会弄巧成拙,拒绝了
  • A,B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共同犯罪:( ) A: 甲乙共谋要一起杀死丙,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将丙杀死 B: 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甲某指使其丈夫强奸乙某。甲某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 甲某唆使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从乙某手中收买 D: 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 1

      《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下列案件符合该款规定的是______。 A: 甲教唆乙故意伤害丙,乙打死了丙 B: 甲花10万元指使乙杀害丙,乙拿钱后因害怕没有实施杀人行为 C: 甲教唆乙抢夺,乙实施了抢劫 D: 甲教唆乙盗窃丙,乙在盗窃时被丙发现,乙刺伤丙后逃离

    • 2

      甲某(年满15周岁)唆使乙某(年满14周岁)盗窃路人丙某的钱包,被丙某发现,乙某为了摆脱丙某的纠缠,抓起一块砖头将丙某打成重伤。下面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某构成盗窃罪 B: 甲某构成抢劫罪 C: 乙某构成抢劫罪 D: 乙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 3

      甲某委托乙某到广东进一批家用电器。乙某到达广州后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又联系不上甲某,而甲某所托事项不能耽搁。于是乙某自作主甲委托其在广州的好友丙某去联系订货,并给甲某发了过去。乙某病好后回去告诉甲某事实经过,甲某不同意乙某委托丙某的做法,要求乙某负责此事。关于此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乙某转委托属于紧急情况 B: 丙某的行为后果应由乙某承担 C: 丙某的行为后果应由甲某承担 D: 乙某转委托是为了甲某的利益

    • 4

      甲某(19周岁)和乙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丙某家的耕牛。甲某在门外望风,乙某进牛棚牵牛。由于乙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丙某发现。甲某听到丙某的吆喝声,不顾等乙即自己逃走。丙某手持木棍紧追乙某,乙某为了逃避丙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丙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甲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甲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甲某如实将其和乙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