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3
    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祝福》这篇课文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祥林嫂最后死了,那么究竟是谁杀死了她呢?我给大家四个选项:第一个是四叔,第二个是四婶,第三个是卫婆子,第四个是柳妈。请大家在课文里找答案。”于是,学生就开始读课文;可是,找了半天也不能确定哪个选项是对的。然后老师说:“其实啊,这四个选项都不对。因为这四个人都没有亲手杀死祥林嫂。不过呢,他们每个人的言行却都深深地伤害了祥林嫂,比如四婶说‘你放着罢,祥林嫂’不让她碰那些祭祀用的物品,还有柳妈叫祥林嫂去捐门檻,让祥林嫂深深地以为,自己百无一用,罪大恶极。所以说,正是这些人的言行,也就是这些人头脑中的旧观念,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了死亡。这个观念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能杀人不见血的封建礼教。” 请你分析这则提问语属于哪种提问语,并说明理由
  • 这位老师通过设置上面的选项,给学生挖了个“陷阱”,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清除了他们的理解误区,从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主题。这样的提问语显然是非常成功的。

    内容

    • 0

      《祝福》中的主人公是()。 A: 邹七嫂 B: 杨二嫂 C: 祥林嫂 D: 水生嫂

    • 1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对四婶这句大喊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祥林嫂的悲剧在于( ) A: 鲁四老爷 B: 柳妈 C: 封建礼教

    • 3

      夫家公然把祥林嫂绑架走后,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 4

      《祝福》的深刻性在于写出 在封建神权压迫下的精神恐怖。 A: 七斤嫂 B: 祥林嫂 C: 八一嫂 D: 爱 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