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甲不成立,则乙不成立,”而“乙不成立,甲不一定成立”,则甲是乙的
举一反三
- 乙两人在磋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乙因需要让甲知悉了自己的商业秘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如合同成立,则甲不得泄露乙的商业秘密 B: 如合同不成立,则甲不得泄露乙的商业秘密 C: 如合同成立,则甲不得利用乙的商业秘密为自己谋利而损害了乙的利益 D: 无论合同是否成立,甲都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乙的商业秘密
- 甲与乙两人在磋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乙因需求让甲了解到了自己的商业秘密,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合同不成立,则甲可以泄露乙的商业秘密 B: 如合同成立,则甲不得泄露乙的商业秘密 C: 如合同成立,则甲不得利用乙的商业秘密为自己谋利而损害了乙的利益 D: 无论合同是否成立,甲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乙的商业秘密
- 甲建筑工程公司向乙、丙两水泥厂各发一函,均称:"急需1000号水泥1000吨,价格300元/吨,货到付款。"乙水泥厂收到函后即传真给甲:"函收到,即日发出。"丙水泥厂收到函后未回函,但当即组织车队运输 1000号水泥1000吨,给甲送去。问:甲与乙、丙之合同是否成立( ) A: 甲与乙的合同成立 B: 甲与丙的合同成立 C: 甲与乙的合同不成立 D: 甲与丙的合同不成立
-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 甲以抢劫故意、乙以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即使甲、乙的故意内容和成立的罪名不同,甲、乙仍然成立共犯 B: 甲邀乙一起去杀害丙,但事后证明乙没有责任能力,由于甲没有支配、控制乙的行为,不成立间接正犯,而是与乙成立共犯 C: 甲(16周岁)为乙(15周岁)盗窃望风,乙窃得1万元的,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犯关系。对甲的处罚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D: 甲欲改装抢劫所得的汽车,知道真相的乙给了甲一套工具,甲随后改装该车,虽然甲不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但甲、乙仍然成立共犯
- 若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若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则相对购买力平价也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