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获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中均发现一种新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的某些特性。该粒子的发现表明()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举一反三
- 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 2013年10月8日,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哲学源于人们的思考
-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授予了比利时物理学家恩格勒和英国物理学家( )。 A: 玻尔 B: 汤姆逊 C: 惠勒 D: 希格斯
- 希格斯色子的发现意味着现代物理学的完善和终结。()
- (2分)希格斯和恩格勒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们成功预测了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上帝粒子
内容
- 0
希格斯粒子是()最大的科学发现
- 1
“上帝粒子”即(),是标准模型预言存在的一种基本粒子,自旋为零、不带电荷、色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即衰变。 A: α粒子 B: 希格斯玻色子 C: β粒子 D: γ粒子
- 2
()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被发现的粒子。 A: 中微子 B: 希格斯玻色子 C: 暗物质 D: 暗能量
- 3
根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目前可将粒子分成三大类,它们分别是( )。 A: 物质粒子——物质的构成者(费米子) B: 规范粒子——作用力的传递者(玻色子) C: 反物质粒子 D: 待寻找的希格斯粒子、磁单极子等
- 4
根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目前可将粒子分成三大类,它们分别是( )。 A: 物质粒子——物质的构成者(费米子) B: 规范粒子——作用力的传递者(玻色子) C: 反物质粒子 D: 待寻找的希格斯粒子、磁单极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