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举一反三
- 2013年10月8日,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哲学源于人们的思考
-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获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中均发现一种新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的某些特性。该粒子的发现表明()
-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授予了比利时物理学家恩格勒和英国物理学家( )。 A: 玻尔 B: 汤姆逊 C: 惠勒 D: 希格斯
- (2分)希格斯和恩格勒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们成功预测了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上帝粒子
- 中国大学MOOC: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授予了比利时物理学家恩格勒和英国物理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