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指( )是( )的体现,万物依赖它得以生长,心智依赖它得以认识道的精髓。
A: 道;德
B: 德;道
C: 仁;义
D: 义;仁
A: 道;德
B: 德;道
C: 仁;义
D: 义;仁
B
举一反三
- 《管子·心术上》云:“道者,德之舍,物得以生也”,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道”与“德”的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 中国大学MOOC: 《管子·心术上》云:“道者,德之舍,物得以生也”,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道”与“德”的关系。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日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br/>(1)此段文章的作者是谁?出于何处?(2分)<br/>(2)请翻译“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这四句话(8分)<br/>(3)请解释“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这两句话的意思。(10分)<br/>(4)作者为什么说老子的仁义是“小仁义”?(10分)
-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对“德”的解释是: A: “德者,道之功。” B: “德者,得之于天者也。” C: “德者,道之用。” D: “德者,道德也。”
- 请用斜线“/”为下面的古文断句。博爱之谓仁行而宣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内容
- 0
以下哪一项不是道家哲学所主张的“道”与“德”的关系? A: 德者,道之舍 B: 德者,道之分 C: 德者,道之主 D: 德者,道之见
- 1
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里的“道”是指事物事实如何的规律。
- 2
《太平经》称:“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纲,道之信,道之所因缘而行也。地者,乃德之长,德之纪,德之所因缘而止也。”该书明显依托了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是( )。
- 3
翻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4
老子认为“万物莫不尊()而贵()。” A: 德;道 B: 诚;信 C: 仁;义 D: 生,身 E: 道;德 F: 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