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27
    “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指( )是( )的体现,万物依赖它得以生长,心智依赖它得以认识道的精髓。
    A: 道;德
    B: 德;道
    C: 仁;义
    D: 义;仁
  • B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以下哪一项不是道家哲学所主张的“道”与“德”的关系? A: 德者,道之舍 B: 德者,道之分 C: 德者,道之主 D: 德者,道之见

    • 1

      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里的“道”是指事物事实如何的规律。

    • 2

      《太平经》称:“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纲,道之信,道之所因缘而行也。地者,乃德之长,德之纪,德之所因缘而止也。”该书明显依托了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是( )。

    • 3

      翻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4

      老子认为“万物莫不尊()而贵()。” A: 德;道 B: 诚;信 C: 仁;义 D: 生,身 E: 道;德 F: 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