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完美主义者习惯于把各项标准都定得过高而不切实际,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完美主义不仅拖后腿,还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由于缺乏一种深刻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接受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一部分人长期抑郁和退缩。完美主义也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显著相关,因为他们很担心自己是否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容易出现羞怯、自卑、回避行为。完美主义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因为完美主义者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瑕。减少“全或无”的心里倾向,内心会更自在、从容,也更利于进步。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是?
  • 为了心理健康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内容

    • 0

      【单选题】下列关于“完美主义者”的描述哪项不太准确? A. 完美主义者对人对己要求甚高。 B. 完美主义者常常觉得世界不完美,他们很难快乐。 C. 完美主义者通常比较悲观,因为他们总能看到不好的一面。 D. 完美主义者是个好人,他们很容易和他人愉快的相处

    • 1

      完美主义者往往更容易拖延。

    • 2

      完美主义倾向

    • 3

      一个完美主义行事者a______ ______

    • 4

      在现实社会中有这么一类人,总是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有时竟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而且缺少一种适时放弃的智慧。他们所追求的“完美”,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非常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关于消极完美主义的形成机制,目前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消极完美主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习得的。方新等人论证了消极完美主义的形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重要的相关,认为它是个体在生命早期与父母的互动中习得的。对消极完美主义,下列观点与文中观点明显不一致的是()。 A: 消极完美主义是后天形成的 B: 消极完美主义的形成有可能跟家庭教育有关 C: 消极完美主义是从美学意义上而言的 D: 消极完美主义者过分注重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