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系统密码,依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功能设置定期更改;因密码保管不善、密码更改不及时而导致信息安全事故的,泄露密码的用户及其所在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体现的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的()
A: 权限控制原则
B: 监督制约原则
C: 责任落实原则
D: 信息安全保护原则
A: 权限控制原则
B: 监督制约原则
C: 责任落实原则
D: 信息安全保护原则
举一反三
- 各类机构管理、使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用户,包括。各类机构管理、使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用户,包括() A: 管理员用户 B: 报送用户 C: 查询用户 D: 异议处理用户
-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标准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查询信息的机构进行用户设置与管理,并为各类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和培训机制提供指导。 A: 报送信息 B: 使用信息 C: 采集信息
-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标准适用于()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信息的机构进行()与管理,并为各类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和培训机制提供指导。 A: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 B: 报送 C: 采集 D: 查询 E: 用户设置
- 征信查询前置系统查询员用户负责信息主体信用信息查询,权限包括( )等。 A: A、发起单笔查询 B: 、修改登录密码 C: 、查看自己用户信息 D: 、重置用户密码
- 关于基金公司信息系统管理,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 软件开发人员介入实际的业务操作 B: 信息系统设置访问控制 C: 数据库密码和系统密码分人保管 D: 用户密码定期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