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出自()
A: 《礼记·大学》
B: 《孟子·离娄下》
C: 《韩非子·五蠹》
D: 《中庸》
A: 《礼记·大学》
B: 《孟子·离娄下》
C: 《韩非子·五蠹》
D: 《中庸》
举一反三
-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这一主张出自于《______ 》一书。
-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孔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 当尧之时,未赏而民劝,未罚而民畏翻译
-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 )
- 诸子百家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墨子》材料三:“明主之所制导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回答:(1)归纳以上材料中各派的基本主张。(2)材料三与材料一中的“德“有何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