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9
    中国大学MOOC: 著名的龙场悟道之后,阳明先生在贵阳开始讲论“知行合一”,等到阳明先生离开贵州,回到中土后与受教育程度高、闻见广泛的士大夫说起“知行合一”时,反而不容易接受了,阳明先生认为是什么原因?( )。
  • 知识见闻越多,越容易遮蔽良知;反而不曾读书的人良知明白,一说就通。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知行合一”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br/>( ) A: 象山先生 B: 明道先生 C: 伊川先生 D: 阳明先生

    • 1

      ‎阳明先生针对实际上知行分离为二,以及知行与言语的分离,而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体现出阳明心学的( )。‎ A: 重“知”的过程 B: 形式主义特点 C: 实践品格、务实精神 D: 诚信的品格

    • 2

      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是一种( )。 A: 当然 B: 本然 C: 实然 D: 应然

    • 3

      阳明先生提倡知行合一,是一种( )。 A: 本然 B: 应然 C: 实然 D: 当然

    • 4

      阳明先生讲过“一( )发动处即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