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等在正点后()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处理。
人工平行观测记录;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10;10;缺测
举一反三
-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 人工观测定时记录缺测及迟测、早测时,凡是有自动观测记录的均用自动观测记录代替;无自动观测记录、有自记仪器的项目,应用订正后的自记记录代替;无自记仪器的项目,应在一小时或以内(以02、08、14、20时00分为准)进行补测。
- 观测编报输入规定中,若人工站观测风向缺测,用自动站记录代替时,可直接输入(),若为自动站风向记录缺测,用人工站观测风向代替时,可直接输入()。
- 当自动站风的观测记录缺测,用其它测风仪器观测记录代替时,风向须将其方位转换为(),小数();若风速≤0.2m/s时,风速(),风向记()。当人工站风向风速缺测,用自动站记录代替时,风向()。
-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白天正点记录出现异常时,定时观测时次的记录应立即进行处理,其他正点时次的记录应在()完成修改、上传。 A: 1小时内 B: 2小时内 C: 下一定时观测前 D: 正点后10分钟
内容
- 0
自动站年报表中15个时段最大降水量挑取,在自动站降水记录正常时,使用自动站的分钟雨量资料;否则,使用人工降水自记资料。若自动站的分钟雨量资料及人工降水自记记录有缺测时,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的挑选。
- 1
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
- 2
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年。第一年以()记录(采用()观测)为正式观测记录,1年后以()记录(采用()观测)为正式观测记录。平行观测时次为()、()、()、()时()个时次,非昼夜守班的气象台站,()时可不平行观测。
- 3
【单选题】人工观测云量与自动观测云高记录矛盾时,仅对定时观测时次记录进行处理,有云量无云高时,()。 A. 维持原记录 B. 删除云量记录
- 4
人工站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除()外,当缺测记录发生时,人工站和自动站相应观测记录可以相互代替。 A: 降水量 B: 要素极值 C: 大风天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