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0
    《新唐书》载:“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寡妻妾三十亩,……工商者,宽乡(地广人稀的地方)减半,狭乡不给。”下列对这一土地制度认识错误的是()
    A: 授田依据主要是性别和年龄
    B: 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可自由买卖
    C: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重农抑商
    D: 这一土地制度在唐朝后期废弛
  • B

    内容

    • 0

      “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 )时期的均田制。 A: 北魏 B: 北齐 C: 唐朝 D: 隋朝

    • 1

      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 B: 国家不再收回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世田 C: 法令意在缓和古代土地兼并现象 D: 该法令造成了地权与劳动者分离

    • 2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A: 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 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 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 3

      唐朝时期,土地不足的地方叫狭乡,反之叫宽乡,土地最少的是()。

    • 4

      西晋占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唐朝规定只有成年男子授田,妇女一般情况下不授田。西晋的占田、隋唐的均田主要授田丁男,少授或不授田丁女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C.重农抑商的政策D.国有土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