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艺文志》
写出以上文句中“反”的今字
写出以上文句中“反”的今字
返
举一反三
-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指的是:
- A1/A2型题 以下不属于古今字的是() A: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 B: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中的"从" C: "诸子之言纷然殽乱"中的"殽" D: "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中的"齐" E: "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中的"反"
- 知之次也。—《伤寒论序》 写出以上文句中“知”的今字:( )
- 致水火之齐
- 《汉书·艺文志》是如何描述经方的? A: 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B: 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C: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D: 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E: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内容
- 0
激贪而厉俗。—《丹溪翁传》 写出以上文句中“厉”的今字:( )
- 1
“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中的“辩”() A: 古字 B: 通假字 C: 异体字 D: 避讳字 E: 繁体字
- 2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并写出相应的今字、正字和本字(每题1分,共13分)1.必勿使反!句中用字情况是______
- 3
“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辟”的今字是()。
- 4
三、(填空26-38)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并写出相应的今字、正字和本字(每题1分,共13分)1.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曰:“必勿使反!”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