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1
    关于中国法制史上的“明刑弼教”理论,下列哪一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明刑弼教”,其义等同于“德主刑辅”,它强调道德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
    B: “明刑弼教”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对西汉以来“德主刑辅”的法律指导思想的革命性颠覆
    C: 宋代以后思想家对“明刑弼教”理论的阐释,意味着中国封建法制指导原则沿着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道,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D: 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 C,D

    内容

    • 0

      下列有关法制思想的说法,错误的表述是: A: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对夏商神权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周王朝的新的统治策略和治国方针 B: 汉代中期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 C: “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述的是著名理学家朱熹 D: “明刑弼教”思想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一脉相承,在德与刑的关系上其思想也是一致的

    • 1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 明德慎罚 B: 德本刑用 C: 德主刑辅 D: 明刑弼教

    • 2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主旨是() A: 尊尊亲亲 B: 恭行天罚 C: 以德配天 D: 明刑弼教

    • 3

      下列反映“德主刑辅”的说法有() A: A天之任德不任刑 B: B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C: C以德化民,以刑弼教 D: D明刑弼教 E: E孝者,天之经也

    • 4

      德主刑辅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